空氣汙染防治多年,但台灣空氣品質依然不佳,分析近年來環保署行車紀錄器空氣品質監測站資料,造成空氣品質不良的污染物除PM2.5 外還有臭氧,此兩者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從燃燒行為產生,如汽機車、工廠鍋爐,燃油與煤電廠等;因此電廠是重要污染源但不是唯一污染源,全國把所有重點都放在燃油與煤電廠,說實在有一點偏,因電廠佔不到10%污染量;更是引起親者痛仇者快,真正要防治對象反而被忽視。

國營事業預算是國家的,你請他執行空氣汙染防治他一定做,有預算一般汙染控制效果都不錯,可達90%以上,此類污染源是最好控制與管理;但最怕是汽機車與眾多私人企業污染源。筆者25年來,前後輔導近百家工廠的空氣汙染防治工作,除少數有良心的企業會按法規執行空氣汙染防治,大部分企業都在迴避,與環保執法單位捉迷藏,執法單位疲於奔命但效果不彰。

歸納企業的主要心態

1.降低成本

企業為了生存與利潤,廢水與廢氣不處理亂排,為省成本最快的方法。因此常常有上市公司因污染環境被取締的報導,這些是有規模的公司,其他中小規模的公司就更難想像。

2.同業比價效應

自行車紀錄器,又稱腳踏車或單車,通常是二輪的小型陸上車輛。英文bicycle。在中國內地、臺灣、新加坡,通常稱其為"自行車"或"腳踏車";在港澳等地用粵語則通常稱其為"單車";而在日本稱為"自転(轉)車"。在中國,1866年清朝派出了第一個出洋考察團,其中19歲少年張德彝在遊記裡使用到"自行車"一詞,於是自行車紀錄器一詞首次出現,並被一直沿用至今。對大多數人來說,自行車尺寸的選擇很重要。其實自行車尺寸選擇十分簡單。透過身高來決定使用自行車紀錄器的大小,但是還受其它一些因素的限制,每一個人的生理資料(如手臂長度,小腿及大腿長度,靈活性等)都是有差別的,它們將影響車架尺寸。如果介於兩個尺寸之間,會建議使用較小的車架。小的車架可以進行一些調整使之能適合騎行,舒適度是影響騎行品質的重要因素。

同業為降低成本,競爭訂單;不守法行車紀錄器工廠廢水與廢氣不處理,降低成本搶訂單,造成守法工廠效法,形成劣幣逐良幣效應。

由於上述現象,產業形成可怕的82法則,8成工廠不守法,2成工廠守法。試問環境問題有解嗎?愈來愈嚴重不只空污,工業污水污染農地,農地上蓋工廠如癌般展開,事業廢棄物到處亂倒,污泥亂埋等。環保地雷到處,只是大家不敢去碰。

可行解決方法:

1. 改變制度,擴大稽查,先止血:增加人力,配合新科技設備,擴大稽查。扭轉82法則,形成8成工廠守法,2成工廠不守法。

2.觀念的轉變—環保不是負擔是創新:淘汰純賺環保財的企業,促進產業升級;如淘換老舊汽機車,產生新產業-電動車業。1940年代洛杉磯光化學煙霧,1950年代倫敦燒煤的嚴重煙霧,這兩城市環保改革後,並未被打倒反而更進步,空氣也變好。

3.國地規畫與更新利用

應面對工業地不夠的現實,與其農地上亂蓋工廠無力管,不如好好規畫土地更新利用,引進新企業促進發展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行車紀錄器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ileei2ks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